航太試驗從來沒有平整大路,總是與高風險為伴,可謂“刀尖上的舞蹈”。敢於戰勝全部艱難險阻,勇於攀爬航太科技顶峰,組建建立50年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從大漠轉戰山溝,再從深山走向海島,經歷過波折,再一次次爬起,一路闖關奪隘、夢耀九霄。
37年前,我國榜首顆靜止軌道同步通讯衛星“東方紅二號”在西昌發射場順利升空,那一天,中國人在地球之外36000千米的高空放上了屬於自己的榜首顆通讯衛星。
1984年1月29日12點,攜帶著“東方紅二號”的“長征三號”火箭騰空而起。
火箭第三級第2次點火剛剛點著,忽然出現异常——大螢幕上橘紅色的指示光點漸漸離開了抱负的軌道,向著右下角緩緩沉去……剛才還在歡呼跳躍的人群,頓時驚呆了:我國試驗通讯衛星初次發射失利!
遭受失敗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堅定必勝的决心,把各項办理要求和嚴慎細實的作風落實到每個崗位、貫穿到作业全程,從失敗中汲取教訓。
“發射隊伍不撤回,儘快準備第2次發射!” 終於,同年4月8日黄昏時分,長征三號火箭攜帶衛星再次起飛,奔向36000千米外的太空。西昌航太人用堅守和奮鬥,贏得了這場艱難戰鬥的勝利。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航太探究是勇敢者的事業,只要不懼失敗、砥礪前行的人,才干摘得国际科学技术顶峰上的明珠。
1992年、1994年、1995年、1996年的4次發射失利,讓失敗的陰影籠罩在中心上空。是低沉還是奮起?西昌航太人的答复斬釘截鐵:事不避難,義不逃責!
面對形勢任務的新變化,2004年6月,中心正式引进國際通行的ISO9001品質办理體系,並在2006年头通過認證審核,2010年又通過了品質、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一體化”办理體系認證,构成獨具特征的品質文明,構建起一整套組織指揮、技術保证、人才培養、品質管控准则規範,實現了與國際一流航太發射場的接軌。中心綜合測試發射才能大幅度的进步,火箭發射成功率走進国际前列。
“品質是航太發射的生命,任何時候都必須堅持品質榜首的原則,這是我們心中永久的信條。”談及航太品質,該中心主任鄧洪勤説,多年來,中心持續加強一體化办理體系運作,构成了 “雙想”復查、“雙崗四檢查”、“五按”“五不操作”等法規准则,建立了“雙向品質交底”“嚴把三關”“防三躁”“防三誤”等管控办法,為“萬無一失、圓滿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一次次成敗的經驗教訓總結中,西昌航太孕育构成了西昌航太精力、海島創業精力和中心“十大優良傳統”,總結提煉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技術和办理經驗,這些都成為了中國航太迎候挑戰、戰勝困難的制勝法寶。
2020年6月15日晚,發射斗极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臨射前測試過程中,發現産品技術問題,發射任務推遲。
技術問題很快被排查出來,但要重啟發射任務,必須先將已經加注的近400噸火箭常規推進劑安全泄出。
燃料加注,極其危險。燃料泄出,比加注危險百倍。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建立的50年間,也從未有過將長征三號乙火箭常規推進劑95%以上泄出的先例。
關鍵時刻,超過半數是黨員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加注分隊扛起泄出火箭常規推進劑的重担,黨員們還主動組成突擊隊。他們連續3天反覆研讨推進劑泄出技術難點,剖析近500個閥門、1600米管道等設備設施狀態,組織8次泄出演練,把泄出计划細化到分鐘級,精確到每一個動作、每一句密碼,力求將風險降到最低。在他們承壓奮戰、連續奮戰、堅守奮戰下,最終成功完结中心歷史上最大規模燃料泄出。
6月23日,伴隨著轟鳴巨響,推遲一週發射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噴薄出熊熊烈焰,托舉著斗极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飛向太空,中心成功實現59顆斗极衛星百分之百成功發射,追夢奮鬥的西昌航太人再一次創造了中國奇跡。
與西昌相隔千里之外的該中心文昌航太發射場,碧海藍天、椰風習習,在這裡,也發生過從波折中奮起的動人故事。
從2017年7月2日長征五號遙二失利,到2019年12月27日長征五號遙三成功,這908個日夜裏,發射場科技作业人员的堅守和寻求,讓人感動。
“在908天裏,整個火箭系統从头歸零,並走向成功,這條路十分艱難弯曲。”文昌發測站副站長胡旭東親眼見證了長征五號的“重生”。他清楚地記得,當目击“胖五”在人群的歡呼中順利升空,一股热流奪眶而出。 “沒有一個型號不是克服了無數困難,最後才破繭而出。”
這種面對失利的堅守和科學精力,這種奋斗的航太精力,值得更多人學習,將讓更多人获益。
“航太報國是航太人的初心任务。”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黨委書記董重慶表明,“未來,西昌航太人仍將振奮精力、一往无前,仰望一個個‘雪山’、‘草地’,降服一個個‘婁山關’、‘臘子口’,在探究众多世界、發展航太事業、建設航太強國、實現航太夢想的征途上鐫刻下驕人的中國印跡!”